bifa·必发(唯一)中国官方网站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園地>>正文

>> 详细新闻

【治國理政新實踐】奮力鑄就大國民生改善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民生保障啓示

編輯:杜鵬        點擊:          2016-02-28 11:33                作者:        来源: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 赵文君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後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深情的話語展現了新一屆黨中央的民生情懷。

“民爲邦本,本固邦甯”。民生一直是我們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注重民生、保障民生,奮力鑄就大國民生改善新篇章。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衆掉隊”

“扶貧開發成敗系于精准,要找准‘窮根’、明確靶向,量身定做、對症下藥,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猴年春節,記者來到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村民唐榮斌家。阜平縣是全國重點貧困縣,駱駝灣村是特困村。2012年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太行山深處,逐一到唐榮斌家、唐宗秀等困難群衆家看望,盤腿坐在炕上,同鄉親手拉手,詳細詢問家裏情況。

如今,唐榮斌家的土坯磚房已經翻修一新,還新建了廚房和帶洗浴的衛生間。翻修材料取之于本土,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當地特色。正是享受了政府危舊房改造政策的福利,駱駝灣村低矮破舊的房子得以修繕。

“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我們真是托共産黨的福!”唐榮斌邊擦窗戶邊說。

3年來,除了爲特殊困難群衆提供資金支持,阜平縣爲摘掉貧困帽子進行了不少嘗試。去年,經中國保監會批准,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根據阜平縣特點,專門設立肉牛、肉羊、核桃、大棗成本價格保險,針對市場價格波動造成的成本損失,爲農民持續增收兜起一張網,兜住農民種植、養殖的經營風險。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衆掉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指示,充分體現了把13億多人全部帶入全面小康的堅定決心。他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從2011年到2014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1.22億人減少到7017萬人,累計減貧5221萬人,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量。

2015年歲末,《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正式發布。明確到2020年7000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各級黨委政府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中國吹響了向貧困發動總攻的“沖鋒號”。

明確靶向才能對症下藥。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黃承偉認爲,我國貧困人口致貧原因不盡相同,中央確定扶貧開發要按照“分類施策”的原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瞄准“窮根”精准施策。

“要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扶持生産和就業發展一批、易地搬遷安置一批、生態保護脫貧一批、教育扶貧脫貧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這就是中央確定的今後五年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方向。”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說。

“織就密實的民生保障網”

“特別是要從解決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全面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滿足老百姓多樣化的民生需求,織就密實的民生保障網。”2016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調研時再次強調。

“門診報銷50%,住院報銷70%,只要拿著社會保障卡刷一刷,繳費、結算都辦妥了!”春節前,剛從浙江麗水市中心醫院出院的遂昌縣大柘鎮車前村村民曾仙媛顯得很輕松,“這下,農村人和城裏人的報銷待遇都一樣了,方便又實惠。”

曾仙媛切身感受到的變化,就是城鎮居民醫:托罗r合保險並軌的成果。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提出到今年6月底之前,要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就業、醫療、養老、低保等,是人民群衆生活的基本保障。爲此中央提出,社會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要更好發揮社會保障的社會穩定器作用,把重點放在兜底上,保障群衆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

——對于1800萬左右的城鎮低保人口而言,要通過完善各項保障制度來保障基本生活;

——對1.3億多65歲以上的老年人,要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增強醫療服務的便利性;

——對2億多在城鎮務工的農民工,要讓他們逐步公平享受當地基本公共服務;

——對上千萬在特大城市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等其他常住人口,要讓他們有適宜的居住條件;

——對900多萬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要讓他們有一門專業技能,實現穩定就業和穩定收入……

“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針對特定人群面臨的特定困難,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

三年多來,即使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我國民生保障力度不減反增。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低保等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一張保基本、兜底線、廣覆蓋的民生保障網不斷織密織牢:

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托屡┖喜伪H耸13亿,参保覆盖率稳定在 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8.42亿人;2014年、2015年培训农民工均超过2000万人。前不久,《国务院bifa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正式发布……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築牢民生底線,持續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廣大人民群衆反映強烈的一系列問題不斷得到解決。”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說。

“使人民群衆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衆,使人民群衆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2016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 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宽敞,行得更通畅,环境更优美,社会分配更公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紧紧围绕共建共享这一核心,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百姓有了更多的 “获得感”。

收入持續提高,分配更加公平。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7.4%,超過同期6.9%的GDP增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饬烤用袷杖氩罹嗟幕嵯禂颠M一步收窄。

公共衛生普及,均等化水平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准由2008年人均80元提高到2015年的380元;居民人均預期壽命2015年預計比2010年提高1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擴大到100個,4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教室更加明亮,教育更加公平。2015年以來,全國新建、改擴建校舍5166萬平方米,集中采購教學儀器設備280多億元,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取得明顯成果。2016年,將評估認定500多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

出行更加便捷,道路越走越寬。2015年末,我國鐵路突破12萬公裏;農村公路裏程突破397萬公裏,全國96%的縣城實現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連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92%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86.5%的建制村實現通暢。

天更藍水更清,提升環境質量。2015年,全國338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同比下降7.4%;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在161個可比城市同比下降11.3%。《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先後發布實施。

“改革爲了人民,改革也必須依靠人民。而要想得到人民支持,就必須體現公平正義,讓人民從改革中受益,有更多獲得感。十八大以來民生領域改革之所以能夠穩步推進,最重要的就是贏得了廣大人民群衆的擁護和支持。”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說。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今年不僅落了戶,通過當地改革的優惠政策,31萬就買到了一套136平方米的安置房。”原籍四川資中縣的雷宏權在福建晉江打拼了12年,戶口和房子,兩塊壓在他心頭的石頭終于在2015年落了下來。“以前一家三口擠在公司巴掌大的宿舍,轉個身都困難,最讓人揪心的還是孩子,沒有戶口,想上學都困難。”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就業,同時城市間的人口流動也不斷加速。據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國跨縣(市、區)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超過1.7億。但這部分常住人口卻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方面難以與當地戶籍人口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上述問題,作出一系列推進城鎮化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2014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同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2016年1月1日,《居住證暫行條例》正式施行,億萬農民工的“城市夢”有望變成現實。

“面對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面對人民群衆過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不能有絲毫懈。仨氃俳釉賲、一往無前,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新當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向全國人民莊嚴承諾。

三年多來,戶籍制度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環保改革、司法體制改革……一項項著眼民生長遠發展的改革陸續布局落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被列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必須遵循的第一原則。

“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要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爲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

在各種場合,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告誡全黨。

民生所指,國運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

只要我們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堅持“五位一體”的發展思路,全面推進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將實現。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26日 01 版)

上一條:【治國理政新實踐】光明日報署名文章: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紀實

下一條:【治國理政新實踐】依法行政按下“快進鍵”——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快法治政府建設述評

關閉

相關新聞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